选专业听父母还是自己选?时间 2023.06.28 阅读
在就业环境如此激烈的今天,就读好的专业意味着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,而在拿到高考分数后,如何进行专业选择让不少人伤透了脑筋。很多学生愿意遵从自身意愿,就读自己喜欢的专业,但是当他提出想要就读哪个专业的想法后,因为和父母意见不合,这种念头被打消。
同时,也会因为父母给出的建议并没有和自己达成一致,而导致专业选择之事举步维艰。在专业选择中,究竟是听父母还是自己选?是一件难事,不能片面的只听取父母的意见,不顾自身实际情况,也不能只跟随自身意愿,完全按个人的兴趣爱好走,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。
一、听从父母意见,被迫选择专业的坏处
在过往的案例中,很多人在专业选择时,因为父母的干预,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个自己,完全没有兴趣的专业。理性分析,父母选择的专业都是别人给出建议的专业,从就业情况来看,这类专业的确有助于未来就业。
但是,如果一个人因为在父母的干预下,才被迫选择了这样的专业,其学习的过程必定非常困难,学习也时常存在拖延情况,既然在大学期间无法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,那么这样的专业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?
甚至,如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,会抱怨自己的父母,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应该干预自己的专业选择,会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。
二、只考虑自己想法的坏处
只听从自己意愿,自己想读什么专业就读什么专业,可以让自己有兴趣的完成大学学业,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就业,如果专业非常冷门,就业前景不容乐观,学习的相关知识无法促进自身就业,那跟随自身想法选择专业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。
三、学会综合父母意见和自身意见
1、考虑父母的意见
父母是最心疼孩子的人,他们总是从好的方面出发,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拥有好的工作,能成家立业,在专业选择中,他们会更加务实。在进行专业选择时,我们也应该变得务实起来,听取他们的意见,而不是一股脑的任意做选择。
2、放弃自身的理想化色彩
高中才结束,正处大好年华的高中学子们或多或少的存在理想化色彩,在专业选择方面也会变得执拗,此时,要一定程度上摒弃理想色彩,结合职业性格测试,了解自身的性格特征,找到自身的兴趣爱好,在专业选择中融入性格特点,助力未来就业。
片面听取父母意见,会让自己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只听取自身意见,会让专业选择变得过于理想。在进行专业选择时,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,从中得出最佳方案,这是对自己未来负责的一种体现,也是让自己在大学中能学有所获的很好的方法。
上一篇:性格外向的女生如何选择专业?
下一篇:选专业和选学校哪个更重要?